close

2011-09-07 中國時報 /何榮幸

台灣公民社會有一股「溫柔革命」的力量,不以直接抗爭為手段,而是透過深度報導網站,努力重建土地與人的關係。近日成立且聚焦於農業、食物及友善土地的《上下游新聞市集》專業網站,已讓這股力量變得更加清晰與備受期待。

九二一大地震重創中台灣後,原本是報社家庭婦女版主編及中寮線特約記者的馮小非,一頭栽入了重建工作。她和幾位志同道合朋友合辦《中寮鄉親報》,並且投入「溪底遙學習農園」,從此成為這股「溫柔革命」的重要發動機。

○○四年在當時新聞局地方新聞處長建議下,馮小非接下了《小地方新聞網》編務工作。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社區新聞網站,它雖然接受新聞局補助,但內容卻深入各地基層、報導庶民動態而無官方氣息,後期更因積極報導、聲援大埔農地徵收風暴等農業與土地議題而引發官方非議之聲,直到去年底因政府組織再造、新聞局業務轉移而暫告消失。

儘管如此,《小地方新聞網》在旗美社區大學及各地志工的協力下,長期累積了大約五千五百篇文章的可觀記綠,以及上百萬人次點閱瀏覽。許多人在這個基地發崛、分享他們認定的「地方大代誌」,以這種具體行動表達對於所處社區的關懷,並藉此與不少NGO團體進行有機聯結與互動。

至於二○○九年八八風災重創南台灣後,馮小非、旗美社大與傳播學者陳順孝等人遠距合作成立的《莫拉克新聞網》,則迄今仍善盡災區媒體報導重建過程、監督重建進度等職責。當社會各界多已淡忘八八風災之際,《莫拉克新聞網》的專職記者與各地志工仍鍥而不捨守望災區,成為觀察八八災後重建的最重要民間基地之一。

從《小地方新聞網》到《莫拉克新聞網》,這股關切土地與人互動關係的力量持續發展擴大,近日匯聚成馮小非、莊惠宜、蔣慧仙、蕭名宏共同創立的《上下游News&Market》。這個平台以「關注友善土地的食物與生活方式」為職志,大力著墨於台灣的糧食自主、食品安全、農村文化、地產美食及綠能生活,同樣希望以自給自足的方式維繫網站生存。

不容諱言,同樣是關切土地永續發展,與社運性格濃厚的其他網站、團體相較之下,這股「溫柔革命」力量少了激情、吶喊與控訴;然而,藉由平實報導所細緻鋪陳的發表與討論氛圍,卻足以讓人靜下心來,重新思考、反省生活中土地與人互動關係的疏離,再透過產銷方式的改變等途徑來進行重建。

顧名思義,《上下游News&Market》既有說出各類農業故事的新聞,也有企圖 改變現行產銷失衡關係的市集。台灣社會還存在若干類似的刊物與網站,這些「溫柔革命」手段不可能一夕之間改變台灣農業困境,卻是一條細水長流的思想顛覆與行動實踐之路,有機會將原本斷裂的生產者、加工者、消費者重新聯結起來,形成台灣公民社會另一片動人的風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路希 的頭像
    路希

    lucy's

    路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